匡亚明学院2014年暑期学校(7月17日)
发布日期:2025-01-04 15:38 点击次数:133
今天是《交叉学科前沿进展》系列讲座的第10天,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在今天再次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报告,每场讲座的内容各不相同。报告的主题分别和天文检测、合成生物学和量子信息有关。三场讲座给同学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。 今天上午的讲座是由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周济林先生带来的“寻找另一个宜居行星——系外行星探测进展”。首先周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人类行星探测的发展史。让我们大体了解人类对于未知的行星的认知过程。周教授以此引出了为什么发现行星这么困难。由于恒星和行星靠的很近,而恒星太亮,相比之下行星的辐射过于微弱,因而行星难以探测。接着周教授向我们介绍了现在探测行星最前沿的四个技术:Radical Velocity Technique、Transit detection、Microlensing(微引力透镜)和直接成像法。并且向我们讲解了这四种方法的利用及特点。然后他向我们普及了行星系统的分类,让我们对行星系统有了一个总体的认知。最后周教授谈及了行星探测的机遇与挑战,面向未来做出了展望。 下午有两场讲座,第一场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戴俊彪教授带来的“Synthetic Biology”。戴俊彪教授是匡亚明学院93级院友。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合成生物学以及染色质生物学和表现遗传学。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,而合成生物学也是生物学中最新最前沿的学科分类。戴教授首先以生物之美开始了讲座,用最直观的生物图片向我们展示了生物学独特的魅力。接着他向我们介绍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。作为生物学中最前沿分支,分子生物学在2000年以后迎来了蓬勃的发展。然后戴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合成生物学所用的最前沿技术。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戴教授播放了短片,用video的形式形象生动地为我们讲解相关技术。最后戴教授也鼓励我们这些学弟学妹多多接触生物,并且希望我们以后有机会同他一起进行相关研究。 今天的最后一场讲座是我们匡亚明学院吴盛俊教授为我们带来的“量子信息简介”。吴教授以光入手,从牛顿惠更斯关于光波粒性的争论、到泊松亮斑的发现、再到电磁说的建立、最后到光电效应的发现,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量子物理的发展历程。吴教授的讲解风趣幽默,在介绍相关理论的同时,还穿插了很多历史人物的事迹趣闻。在介绍量子力学具体理论时,吴教授举例详解,贴近生活,让我们更容易理解。然后吴教授为我们介绍了量子信息的概述,让我们了解了量子信息的基本假设:波函数假设、算符假设、测量假设、薛定谔方程以及全同性原理。接着在此基础上,吴教授介绍了量子密码以及量子计算机的相关研究情况。最后,吴教授提出量子领域的很多有趣问题,以此引发我们的思考。 今天的讲座,内容丰富,各位教授的讲解各有特色,引人思考。通过今天的讲座,我们了解了很多前沿的知识。 (13级 赵昆、张正言、赵旻睿、张将)